专家点评:银行理财大多是“童话故事”
- 发布时间:2015-07-16 10:40
- 发布者:chenxi
- 来源:宜人贷财富文库
近年来,银行理财进入空前火爆的状态。原因有三,一是民众对于银行的信任,二是股市的震荡,三是远高于...
近年来,银行理财进入空前火爆的状态。原因有三,一是民众对于银行的信任,二是股市的震荡,三是远高于定期储蓄的收益率。其实央行连续降息也有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,毕竟储蓄利息降低了,想要获利就只能购买理财产品。
但是大家必须要认识到银行理财也是理财,是理财就会有风险,出现亏损也是正常的。所以某些银行打出的“0风险,高收益”的旗号如同“童话故事”一般苍白无力。

银行理财也有亏损:
银行理财产品给大家的印象就是风险低,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,现在定期存款的利率基本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,所以还是不要比较的好,那么所谓的低风险真的会低吗?从之前媒体曝光的“零收益门”“负收益门”等事件来看,所谓的低风险真的没什么保障。
预期只是“预期”不是实际:
银行在向客户推荐收益的时候口中每一句都是预期收益,但投资者必须清楚的认识到,他们所谓的预期收益真的就只是“预期”收益,而非实际收益,所谓的预期收益,不过是预计中的最高收益而已,就像炒股票一样,预期中这只股会涨的很高、很稳,但结果却跌的头破血流。
产品的评级不一定靠谱
一般在银行理财产品中都会给出看似很专业的评级,来对产品的风险等级进行评定,但这些评级真的专业吗?譬如中信银行的一款PR2级也就是稳健性,黄色级别的理财产品,但最终曝光出所谓的评级不过是银行自己给出的评定,并非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评定。
因此,投资银行理财也不能百分百的放心啊!
但是大家必须要认识到银行理财也是理财,是理财就会有风险,出现亏损也是正常的。所以某些银行打出的“0风险,高收益”的旗号如同“童话故事”一般苍白无力。

银行理财产品给大家的印象就是风险低,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,现在定期存款的利率基本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,所以还是不要比较的好,那么所谓的低风险真的会低吗?从之前媒体曝光的“零收益门”“负收益门”等事件来看,所谓的低风险真的没什么保障。
预期只是“预期”不是实际:
银行在向客户推荐收益的时候口中每一句都是预期收益,但投资者必须清楚的认识到,他们所谓的预期收益真的就只是“预期”收益,而非实际收益,所谓的预期收益,不过是预计中的最高收益而已,就像炒股票一样,预期中这只股会涨的很高、很稳,但结果却跌的头破血流。
产品的评级不一定靠谱
一般在银行理财产品中都会给出看似很专业的评级,来对产品的风险等级进行评定,但这些评级真的专业吗?譬如中信银行的一款PR2级也就是稳健性,黄色级别的理财产品,但最终曝光出所谓的评级不过是银行自己给出的评定,并非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评定。
因此,投资银行理财也不能百分百的放心啊!
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发布,仅代表网友个人经验或观点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和观点。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
推荐产品
-
年化收益率18%
-
借款期限24月
-
借款金额169万
-
年化收益率18%
-
借款期限24月
-
借款金额169万
-
年化收益率18%
-
借款期限24月
-
借款金额169万